首页 股票行情文章正文

中国交建股吧论坛(中国能建最新股吧)

股票行情 2022年06月27日 12:10 2 touzi333
本周大盘应该会继续上攻。
1、全面注册制改革研讨会顺利举行
6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合召开全面注册制改革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市场机构负责人共同总结前期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试点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注册制改革谏言献策。
2、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新规出炉 优先纳入养老目标基金
6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A股港股ETF迈入“互联互通”大时代
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提出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交易型开放式基金正式纳入互联互通,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
4、研究通过贴息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上表示,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总量上是足够充裕的。下一步可以研究通过贴息来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消费、信贷业务。通过政府适当补贴、金融机构适当让利来发放低息的、免息的消费信贷来推动消费。
有利于消费、金融板块。 新能源板块已经涨了很多了,预计下一个领涨点就是消费和金融,今天的白酒大涨和免税龙头涨停就说明了问题。

一:中国交建最新股吧

绿靴资本出品 本文

而紧随在南北车整合之后的则是来自核电行业的新一轮整合的启动―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核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两家央企将重组合称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实际上,更多行业中的央企整合动向也已经在蠢蠢欲动之中,包括中国中铁(601390.SH)和中国铁建(601186.SH),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乃至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整合合并都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

不得不承认,关联性央企间的强强联合重组的信号已经被国务院明确释放。

但据绿靴资本

2015年3月31日,中国交建(601800,股吧)(01800.HK)(601800.SH)在H股发布公告称其拟将下属疏浚业务相关的资产、人员和机构进行重组并设立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交疏浚”),并推进中交疏浚设立后将中交疏浚分拆上市。

而这一举动无疑为上市央企的再拆分上市吹响了“冲锋号”。

“分”、“合”的机遇

一边是火爆的资本市场,一边是国企改革的层层推进,这两个加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央企整合无疑是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有了南北车整合的珠玉在前,显然将有更多类似的行业整合即将发生在类似的央企身上。

近日,商务部反垄断局公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显示,现国家核电控股股东国务院,拟将其持有的66%股份无偿划转给中电投持有。而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对外透露,两家企业将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据绿靴资本

虽然对于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三大电信运营商等的合并传言暂时并未得到明确的肯定性答复,但大趋势之下的预期依然明显存在。

据接近于国资监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士也向绿靴资本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央企整合所带来的股价强烈上攻效应,已经在南北车整合的事件中被淋漓尽致地释放。

4月初,当南北车合并案通过中国证监会和商务部反垄断审核后,南北车4月7日复牌再次双双涨停。至此,自去年12月31日发布重组合并预案以来,南北车各自股价涨幅均超过300%。根据两车最新市值估算,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市值将超8500亿元。

这是由央企的“合”所带来的改革红利。

而在央企间整合的“凯歌”正在逐次奏响之时,央企内的“分拆”上市―尤其是上市央企的分拆上市又即将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粉墨登场。

“近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就强调央企改革要"用好用活股票市场",这就为央企资产的证券化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3月末,一家上市央企的高层向绿靴资本

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交建则成为“首吃螃蟹之人”―将从上市公司中剥离疏浚业务相关的资产,并推进其分拆上市。

根据其有关方案,中国交建分拆疏浚业务并推进其上市将共分为中交疏浚的初始设立与换股收购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由中国交建联合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出资设立中交疏浚,中交疏浚设立时的总股本为5000万股。其中中国交建以人民币9990万认 购4995万股,持股99.9%;中国路桥以人民币10万认购5万股,持股0.1%。

第二阶段即为换股收购阶段,在中交疏浚设立后拟新发行117.3亿股普通股用于收购中国交建持有的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100%股权、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100%股权。

上述三家子公司股权以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金额为基准确定对价为人民币234亿元。同时中国路桥以现金人民币2345万元认购中交疏浚新发行的 1172.5万股普通股,以保持中交疏浚换股收购前后的股权结构不变。

而实际上,据绿靴资本获悉,这仅仅是中国交建方面计划分拆上市的第一步。

“在2014年年底,有关中国交建业务板块分拆上市规划便已经成型。”一位接近于中交集团高层的知情人士向绿靴资本

据绿靴资本获得的一份中国交建集团内部资料显示,“着力深化改革,推进业务整合”将是中交集团2015年工作的主题贯穿始终。

而其2015年的工作重点中,其中除了实现疏浚业务整合上市之外,还包括另外三项业务整合任务,其分别为:加快房地产业务整合,成立中交房地产集团,统管集团的境内外房地产业务;整合投资运营资产,成立中交运营资产管理公司,将分散的高速公路、港口等运营资产以适当方式注入,统一管理,专业整合,培养孵化,适时进入资本市场。成立中交轨道交通设计总院,当整合集团各设计院的轨道设计业务,以股份制的方式成立中交轨道交通设计总院,集中力量支撑中国交建轨道业务的开展。

“继续按照中央及国资委的改革方向和"五商中交"的战略部署。”在上述绿靴资本获得的中交建内部材料显示,中国交建方面将推动公司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迈进。

中交建的此次分拆无疑给市场带来了许多想象。

而在中交集团的进一步计划中,其计划将着力打造“中国路桥” 、“中国港湾” 、“振华重工(600320,股吧)” 、“中交设计” 、“中交疏浚” 、“中交投资” 、“中交地产” 、“中交金融” 、“中交国际”等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专业子品牌。

显然,与南北车的“合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一样,上市公司中国交建的“分拆”上市也直接给资本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业务分拆有利于优势业务板块充分享受估值溢价,有利于公司整体估值提升。

就以H股中国交建的整体估值比较,目前港股中国交通建设(1800.HK)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0倍,而疏浚业务的代表公司中国疏浚环保(0871.HK)的静态市盈率则达到了16倍。

在中国交建“分拆”消息发布次日,中国交建A股盘中几欲涨停最终报收涨幅约4%,而H股则大涨8.8%。

“分拆”大势的“旧风再起”

与央企整合一样,此次的上市央企“分拆”上市之风也同样是“旧风再起”。

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之风曾在2000年风行一时,并在2010年时一度即将乍起。

在2000年-2004年左右先后有联想集团、托普软件、TCL集团、新疆天业(600075,股吧)、海王生物(000078,股吧)、同仁堂(600085,股吧)、华联控股(000036,股吧)将控股子公司分拆后,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但2003年华联控股(000036.SZ)分拆联华超市在香港上市之后,政策开始收紧。出台《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分拆境外上市的标准进行明确。

2010年4月,正当此时A股公司整体上市意犹未尽之际,监管层发出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创业板上市的消息。并在当时保代培训中明确分拆的六项规定。

其标志性事件便是同年4月20日,同方股份(600100,股吧)(600100.SH)停牌后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和规定,评估对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领域以及环保、水务、建筑节能等节能减排领域的业务精内外分拆的可行性,依此拟定所属控参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方案。”

其后正当市场想当然认为分拆上市第一股的同方股份已经“开弓搭箭”之时,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政策却在一夕之间戛然叫停。

同方股份以及中青旅(600138,股吧)(600138.SH)分别公告分拆境外子公司及乌镇旅游赴港上市,但均未成行。

一位在2010年曾深度参与某上市企业分拆上市的资深投行人士向绿靴资本

另一方面上市企业分拆上市之所以叫停,除了有关政策原因和分拆的门槛过高外,IPO通道的堵塞和上市时间成本的巨大也是主要原因。

但四年之后的2014年年中,无论是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政策风向还是市场因素,都在悄然发生转变。

2014年6月,用友软件分拆畅捷通在H股上市获得证监会批准,并正式公开招股。这一案例的横空出世,则似乎标志着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议题在四年之后开始松动。

“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再是4年前可比了,国内A股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更为市场化的政策,这就为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推出创造了时机。”上述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尤其是IPO注册制的即将落地,这为分拆上市创造了一个必要环境。”

“分拆上市对于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制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上述某上市央企的高层坦言,央企和国企上市企业的分拆上市将是促使国企改革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的确,IPO注册制趋势逐渐明朗,这即将到来的“扩容风暴”将大大降低IPO上市的难度和时间成本,这对于有计划将子公司分拆独立上市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正在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而对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推进,各方资金都对国企 “混改”蠢蠢欲动,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在于这些民资参与混改之后需要一个顺畅的退出机制。

“而央企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也是其他很多民营上市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其分拆上市的目的则不存在着几年前监管层所担心的"道德"风险。” 上述某上市央企的高层认为,可以预见,随着IPO注册制的落地,央企混改的不断深化,与前几年央企追求整体上市之风相类似,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央企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风潮即将来临。


二:中国最大的股吧论坛

百度一下,不就知道了,像和讯财经、新浪财经、网易财经、金融街、证券时报网等。
虽然大,但也要慎重,也许庄托就在那里
兄弟 你要的应该是这个吧
《16年K线揭示中国牛熊规律》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截止2007年5月14日,中国股市创下4081点的历史最高记录。其间,中国股市已经历了四轮半牛熊交替。16年的历史,16年的轨迹,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不可忽视的“中国特色”。
16年历史经验总结起来看,中国股市牛熊交替的基本规则大体如斯:如果涨得快,一定跌得更快;如果涨得陡,一定跌得更陡;如果涨得猛,一定跌得更猛;如果一波三折地涨,它就会一波三折地跌。
16年来上证综指日K线图全景
本文划分每一轮牛熊周期的标志:熊市的底部目标一般都会跌去牛市峰值的50%以上,否则,本文不算入一个牛熊轮回。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200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至今的历史最高记录4081点。
本轮行情的主要特点是:来势凶猛、涨得快、涨得陡,除1500——1750点区域作过较为充分的整理外,其他点位区间几乎拒绝了一切调整,尤其是自2000点以来,股市更是拒绝了任何调整的要求和机会,它在向3000点和4000点进发的途中几乎是毫不喘息、不知疲倦地往前冲,它似乎要将前四年的下跌在一夜之间报复性地补偿回来。
因此,自2000点以来,中国股市开始不断地加重泡沫化的成份和比重,“凡新必炒”、“必跌必抢”,进而演变为“凡买必涨”、“凡买必赚”。由于股市的极度疯狂以及“天上掉馅饼”的财富效应,在2006年底和2007年初,大批新股民抢入股市,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上课时间炒股成风,上班一族请假在家专心炒股,更有职员炒掉老板炒股票,当然,也有一些公司老板关掉自己的企业专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贷炒股,或是卖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贷名义炒股,甚至出现盗用银行公款炒股,至此,“全民谈股”与“全民炒股”的格局业已形成。当大盘累计上涨300%之后,沪深A股已有超过80%的股票的市盈率超过了50倍。
目前的股市,是上?是下?仍是一个谜。然而,无论大盘走多远、涨多高,熊牛交替仍是股市永恒不变的法则,“大牛”后的“大熊”终将再次考验中国股市投资理性之所在。笔者曾经预言,若有朝一日,中国股市能真正站稳1500点之上,而不再重返1500点之下,只有到那时,中国股市才叫“长大”、“成器”。

三:中国建筑股吧

中国建筑(601668)被低估的建筑+地产双料龙头,短线强势可望持续。

四:中国核建 股吧

对中国核电我是最清楚不过了,因为我2015年中签中过几千股中国核电,因为是核电第一股,就像中国石油上市时,很多人对它抱有极大的希望,上市后股价最高涨到14元多,当时我不仅没卖,并在低位还加仓几千股,等后来股价涨到12元时我预埋伏卖价高出2分钱没卖出,后来还有一次也是差几分钱没成交,这段时间中国核电发布半年报,业绩增长接近50%,想到业绩增长这么多,以后每年都这样,也就没急着卖掉它,后来大牛市崩盘,我其它股票能卖的都卖了,只留着中国核电,在它股价跌到8元时我又补仓4万股,补完仓不久遇到了熔断,股价一下子6元多,可以说中国核电完全把我套牢了,等到年底中国核电业绩变差, 这时才明白央企为了上市卖个好价钱,业绩也造假呀(就是移动利润)。等到2017年3月股市大反弹,我重仓长沙银行,几天赚了几十万卖出,我就把资金去买涨幅不大的中国核电,当时股价是6.17元,想把手里亏损的它救出来,原来在该股上亏了几十万,最好的一次到了只亏6万,我没割肉,反弹结束慢慢跌入深渊,我也是有钱就补仓,最低跌到3.77元。当时这一只股票就亏一百多万,当时都不愿看股票账户,中国核电当时就想像僵尸股,一天波动几分钱,搞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后来中国核电又发78亿转债转债,我把转债卖了也买成它的股票,分红的钱也买成它的股票,从起先的几千股变成几十万股,后来中国核电有又搞增发和大股东转让股票,当时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中国核电股票大幅下跌才明白,原来核电大股东和主力做笼子坑散户,当时核电股价5元多,大部分股票都在散户手里,主力想砸盘没有多少筹码,大股东就把它的股份转让给主力,砸盘的目的就是低价定向增发,增发股票才4元零几分,说白了就是利益输送,当时散户血流成河,股吧里骂声一片,那又怎么样?散户只能

瞪眼吃亏。就在两个月前我还5.02元补仓25000股,补仓后股价又被打到4.80元。多亏了后来电力股的大反弹,中国核电配合发利好上半年业绩增长44%,中国核电从低点算起涨了接近50%,我果断卖出,补平亏损还赚几十万,卖在了次高点,主要还是被中国核电大股东给坑怕了,不敢在持有它了。

散户这次赚了钱高点一定要走,千万别被套住,我现在可以断定它下半年业绩肯定没有上半年好,而且核燃料大涨70%,发电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必然大幅降低。最可恨的就是隔一两年中国核电就搞定向增发,并把增发价格定得很低,割散户的韭菜。我下次介入中国核电的时机就是再搞增发时,平时你要持有该股,几年都是半死不活的,一套就是3~5年。

标签: 分拆 中交

发表评论

兴宁商会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14367号-1 兴宁商会强力驱动